大白兔奶糖最早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包裝袋采用了紅藍白三色,白兔標志和可食用的米紙包裝在這個城市的集體記憶和歷史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從那以后“大白兔”成了上海的代名詞。對于上海人記憶來說“大白兔”已經成為上海歷史的一部分。楊奶奶在70年代曾在一家商店里工作,售賣最受歡迎的大白兔奶糖。她常會買些“大白兔”帶回家給她的孩子們。如今她的孩子告訴我們:每年農歷新年他的奶奶仍然會買大白兔奶糖,這已成為家族傳統。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有過吃大白兔的美好回憶”,市場部經理沈勤峰坦言,“當時能吃到這些并不容易,記憶猶新的是米紙在我的嘴里融化了”。出生在德國的漢學家Maja已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他說:“大白兔奶糖一直是我記憶中上海的一部分,我的孩子們每次回來還會買來吃。”新中國成立后,原料和配料都很匱乏,所以“大白兔”是制作奶糖的先鋒,這不僅僅是一種甜蜜更是對中國過去的美好回憶。如今大白兔奶糖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文華東方酒店的上海主廚Tony Lu制作了一款大白兔奶糖冰激凌,這道甜點也出現在這家奢侈酒店的時令菜單中。
并非所有的消費者都知道大白兔糖果最初的包裝并不是這只活躍的兔子。1943年ABC糖果廠的老板利用當時熱播的“米老鼠”卡通形象為包裝,這些糖果最初被稱為"ABC米老鼠糖"。50年代,像ABC糖果廠這樣的私營公司被國有化,其后并入上海冠生園。1959年“米老鼠”變成了“大白兔”, 2013年冠生園新工廠在奉賢開發區開業,兩只巨大的標志性兔子很難被忽視,仿佛探頭迎接客人到來。“大白兔”和中國的政治歷史也始終聯系在一起。1959年,為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第十個國慶日,大白兔奶糖被正式推出。前總理周恩來也是“大白兔”的忠實粉絲,辦公桌上總放著一包。1972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訪華期間“大白兔”被作為國禮送給來訪的美國客人。2013年,習近平主席攜同夫人訪問蒙古國,向蒙古官員和兒童贈送了大白兔糖果。
為了滿足需求,盡管在每年生產旺季的10月到次年2月期間,員工數量翻了一番,但仍有超過數萬噸的糖果生產需求。在中國大白兔奶糖的市場占有率約占所有糖果市場的5%。農歷新年、中秋、十一黃金周和圣誕節都是生產最忙的季節,工廠長長的生廠線上散發出的甜膩的香味遠遠就能聞到,飄散出來迎接游客。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大白兔”主宰了國內市場。有限的產能意味著需求總是超過供給,而買家過去常常選擇把車停在工廠旁來囤積糖果送到其他省份賣給消費者。“大白兔”品牌的影響力在80-90年代達到歷史高點,對品牌來說這是非常好的一段時期。雖然中國已經對外開放,但很多國外品牌還未引進。當時的“大白兔”以優質的品質打響了市場,如果消費者想買一些糖果,“大白兔”必定是首選。
市場部的沈勤峰已經在冠生園企業工作了15年,而奉賢分公司(大白兔總廠)常務副總經理江長源已經在冠生園工作了33年。他說多年來他一直用大白兔糖果招待親朋好友。在農歷新年,工廠里的工人也會帶著糖果回家過年,公司的會議室也會擺放大白兔糖果給來訪的客人品嘗。隨著中國消費者和口味的變化,“大白兔”發現自己在一個繁忙而國際化的市場上與人競爭。在上海的超市貨架上能看到許多進口的糖果,購買方便快捷。“大白兔”一直在努力提升市場份額,讓公司產品多樣化。我們現在最大的關注點是堅持“大白兔”的傳統,同時也要創新。不僅包裝越來越新穎,公司更推出了各種新口味,包括巧克力、花生、紅豆和酸奶…目前在大白兔品牌系列中已有30多種產品。經典的味道仍是最暢銷的甜品。在國際市場上“大白兔”找到了更多粉絲。目前已經出口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地區包括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都特別受歡迎。“大白兔”同時也在美國和歐洲銷售,出口雖僅占總銷售額的5%左右,冠生園仍雄心勃勃希望更好實現需求目標。
“大白兔”不僅是一種甜蜜的象征,更是一種幸福的象征。它是人與人之間橋梁,是客人和家人之間的橋梁。如今,社會的忙碌和壓力,“大白兔”能帶你回到平靜的日子,提供快樂和甜蜜的時刻。
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